这只是一则观影体验。
IMDB
诺兰是个奇才,也一定是个完美主义者。他的片子追求严谨的效果,可以和科学划上颤抖的等号。无论是《盗梦空间》,还是《星际穿越》,直至这部《信条》。
IMDB
科学原理在他的许多电影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比如《星际穿越》中的黑洞,以及《信条》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。
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,事物的混乱程度、无序程度只会增加,不会减小。有人认为这为时间流逝指明了方向。比如覆水难收,以及破镜不可能复圆。顺着行,反过来就不可能。这是宇宙演化的大势,似乎不可能反转。但是科幻片总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,而且总是假设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实现。
《信条》假设人类掌握了让时间流逝方向反转的技术,并把这种特性通过一个装置,附加在特定的物体或人身上,使因果律在这个物体或人身上反转。也就是说,能够把原因变成结果,把结果变成原因。所以在片中,反向子弹能够从弹孔退出进入枪管,倾覆的汽车能够自己翻回来然后完好无损地倒着开。这种假设,是一种对宇宙必然趋势的逆动,体现的其实是生命的终极意义——在终将归于寂灭的宇宙中逆流而上,反其道而行之,从无序中建立有序。
影片本身整体叙事风格写实,结构极为紧凑,甚至于有点过于紧凑。许多细节的前因后果并不作过多解释,或只用一两句话带过。对此没有心理准备,看到后面的确会觉得匪夷所思。
要想理解《信条》的时间线,可能需要一点帮助。我本来以为看懂了全部,直到有朋友发我这样一张图。看完后,整个人又立马感觉不好了。
但是故事本身并不复杂,整体上大约是个闭环。剧中的时间流逝方向是可以随意改变的。当你以为是个结束,实际上却是个起点;当你以为是个起点,却实际上又是个结束。
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假设。假如人类真的可以控制熵的变化,可以有针对性地在某个物体或人身上,控制时间的流逝方向,那世界又会怎样?会不会乱套?
IMDB
看这个电影,别高估自己的理解能力;也别低估自己的理解能力。想把每一处细节都理解到位,可能需要下点功夫;但把大致的剧情看懂其实并不难。
不可否认,这部片子带有一点实验性。其重点并不在于表达某种观点,或抒发某种情感。技巧的比重比较大。但轻轻松松,不动脑子就能看懂,从来都不是诺兰的风格。尤其是在科幻电影中,尊重科学原理,体现的其实是一种素养
爆款频出,短剧成暑期档新贵?
139电影新闻2025-08-25任嘉伦《周生如故》开播4周年,永远的周生辰,永远的漼时宜
139娱乐新闻2025-08-25这才是85第一花的实力?
81娱乐新闻2025-08-25《生万物》热度破万,6位女演员演技排名:迟蓬仅第4,第1没争议
83娱乐新闻2025-08-25长剧CP“磕不动了”,短剧CP凭什么霸占暑期档?
548娱乐新闻2025-08-25明明同一人,演完《以法之名》演《生万物》,换身衣服判若两人
35娱乐新闻2025-08-25看《生万物》,林永健被网友当封二本二,并喊话:收敛着点
878娱乐新闻2025-08-25《生万物》最讨厌角色排名:宁老财最多排第三,冠军还得是铁头
436娱乐新闻2025-08-25琼瑶早年苦情剧《几度夕阳红》:女主怀着男主的孩子嫁给了男配
301娱乐新闻2025-08-25抗战题材剧《我们的河山》聚焦根据地建设和对敌斗争
257电影新闻2025-08-25《生万物》很写实,土匪生猛且无良知,没必要尊称为乱世枭雄
952电影新闻2025-08-25成龙新片:黑帮的权力传承是世界难题
941电影新闻2025-08-25